做科研心态崩了,请问如何调节心态?
作者: 海山
来源: 研飞ivySCI科研指南
一、东边不亮西边亮
科研的反馈,本身就是比较慢的。做科研有关的事,很容易可以做个大概。比如,简单去看个实验现象;简单搭个实验系统的框架,东拼西凑地叠一堆仪器。从0分去做到90分,也许不需要太多的精力和时间。但搭建一个高指标、稳定的系统,或者写一篇符合期刊投稿要求的文章,好比从90分到100分,每一分的提升都很难,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打磨,去精益求精。
在这样的过程中,如果我们长时间收不到达到自己预期的正向反馈,就很容易变得焦躁,总觉得自己被卡在了当下的进度条上。应对这种长时间没有突破,如果盲目,就很容易变成“打一枪换一个地方”的状态。每天调调这个,试试那个,最后啥也没干成。
其实,一天做五个尝试,不如花五天去细致地做一个尝试,做深做透。不过,应对这种没有大量正向反馈的精细活,很容易会感到烦闷。那该怎么保持自己的新鲜感呢?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,从生活别的维度来补充这种反馈。科研只是生活里的一部分,我们的新鲜感和满足感也可以来自一部新上映的电影、尝试自己没玩过的运动、打卡城市一个新的景点。
总之,当你阶段性地觉得科研索然无味的时候,不如就好好休息下,花时间厘厘自己的思路。生活里有很多条线,东边不亮西边亮。我们可以把科研当作自己的主线,当科研遇到困难和瓶颈时,其他线的新奇体验、搜集的幸福感,是可以给我们补充能量的。反之,如果课题没有进展,还卯着劲把自己搞得苦哈哈的,那心态很快就挨不住了。
二、适当放弃对“更好”的追求
大家都想追求卓越的工作,但有时基于成本和现实情况考虑,不得不适当放弃对“更好”的追求。我读博时做的课题比较接近工程,技术成熟度较高,这使得我发展了一些“不健康”的关于评价科研成果的思维。
我当时总对指标很纠结,觉得指标没做好,连发文章都没有底气。但是,在非小同行人的眼里,0.1和0.5的差别也不是很大,关键在于文章用了什么办法,提出了什么思路。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必要追逐最高指标,执着于做里程碑式结果。这种科研方式就像在高速车道上反复去超车和被超车,而失去了将车开往一片开阔的田野的乐趣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搭建一套稳定的系统对以实验为主的科研人来说确实很有必要。
做一切事都有成本。结合当前平台的水平,技术积累程度,去做效益最大的事,去做符合自身定位和平台地位的事。有些时候也得先考虑解决有无问题。比如,你是一篇文章都没有的博士,别人在讨论“是灌水还是集中精力发顶刊”,但你得先筹划筹划,把自己满足最低毕业要求的SCI给发出来。
三、人间正道是沧桑
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,要有接受变化,接受一切发生的心态。比如,当我们发现有些现象不能复现或者采集的数据与预期偏离时,其实不需要太紧张。
举个反例,从前我做实验时,总是盯着仪表上的待测信号,每当看见信号幅度下降或者特征变化时,总会担心设备性能是不是不行了,或者系统是不是要奔溃了。这导致很多时候我过于谨慎,放不开手脚,也耽误了功夫。事实上,这些设备比你想象的要可靠的多,对自己的系统多一些信心。而且,没必要对变化感到难受,当一个反常现象出现的时候,没准是一个很有趣的小发现。
相比之下,我的一个师兄,现在已经发表了两篇业内顶级期刊。他的口头禅是“问题不大”。做实验时,无论碰到什么,他总有超乎寻常的耐心和对问题的求真,这也来源于他对系统比较熟悉。每次有他在的时候,我们总是觉得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。
除科研外,读博的过程中,有时也会感受到自己的身体机能发生变化。比如体力精力都退化了,腰更容易累了,脸更容易出油了,很多都是随年岁增长的正常现象。当你接受了这种变化,就会减少很多焦虑。
四、天生我材必有用
摸鱼时,每天会浏览一大堆资讯。知乎上,我们感慨清华特奖们那彪悍的人生;学术会议上,我们羡慕于学术新星在如此年轻之时就积累了优秀的论文;学院的推送弹出,看见国奖和三好学生简历,想起他们就是我们路上时常碰见,叫不出名字的院友ABC。看着他们各自闪耀,内心陷入了一阵EMO。
每日三省吾身,问自己最多的就是——我怎么会这么菜。。。
但我们逐渐会发现,每个人面临的境遇都不一样。每个人的起点,性格,专长都不同;每个人接受的资源,受到的指导也都不同。对老师而言,有因材施教;对我们自己来说,要学会认识自己。世界正因为多样性才美好,如果一切都是千篇一律,都是流水线、是模板、是对称...无法想象那样的世界。
在我们组里,有Windows办公软件用得飞起的大哥A,别人搞一份格式符合要求的材料要2天,他半天就能让人挑不出错;有能把机械结构件画得美感十足的大哥B,凭借一手设计能力,陶瓷到国外大牛组里;有仿真计算能力一流的大哥C,在因为疫情封控做不了实验,大家都一筹莫展的时候,他在家凭着一台电脑完成了一项理论工作;有结了婚来读博,专业课学得一塌糊涂,但Social能力拉满的大哥D,上到校领导下到门卫保安,靠根华子通通给你搞得定;还有文娱分子,砍价大王...
最近看到一句话说得很好——来到这个世界上,我们终会知道自己做什么会比别人做的好一点。所以,天生我材必有用,自信人生二百年。
还要补充一点,不要忽略了平台对个人的影响。以发表高水平论文为目标,平台的加成远大于个人努力;以发表一般论文为目标,需要个人能力和努力去兜底;如果平台还没走上正轨,导师要求又高,非核心期刊不发,那只能自求多福了。
有的研究组组发展得早,资金投入力度大,技术积累丰厚,培养学生有成熟方法,已经进入了稳定产出、体系化的模式,在这种课题组工作显然更容易上道。如果课题刚开始起步,那学术成果的进阶要循序渐进,平台的发展也是个长期的过程。刚开始做出小研究成果,发3区4区期刊;等技术积累了5年10年,成果开始以2区期刊为主打底,时不时能捎出一篇1区的文章;当课题经过了长时间的沉淀,业内的地位奠定,在国际上有了影响力,那知名期刊、领域top期刊才水到渠成。。
五、靠人不如靠自己
谨慎自己是不是有过度依赖别人的情况。比如,实验是不是没有谁在就无法开展;论文是不是导师不修改就达不到投稿的标准;搞样品/写程序/用仪器/协调实验得靠谁谁谁...诚然,科研中合作是必要的,但不要忘记我们是自己课题的第一责任人。一个人越独立,就越自由。依靠别人越多,可能结果就越不可控。对别人抱有过多期待,而常常使期望落空,也是影响我们心态的重要来源之一。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,自己的事只能自己最上心。试想,如果你自己都不操心自己的课题,又有谁能有时间,把东西都准备好再喂到你的嘴里呢。尽可能摒弃自己的学生思维,主动,大胆,独立。比如,如果一篇文章,发到导师手里请他帮忙把关,两周,三周他都没有反馈;你是停笔不动,还是时不时地拿出来看看,自己修改迭代;你是与他主动沟通,询问进展,还是想着这论文在他手里,我可以先休息下。他不来找我,我就不去找他。
苏轼和佛印禅师游杭州灵隐寺的时候,见大殿上的观世音菩萨手持一串念珠,他觉得很奇怪,问佛印禅师:“世人都在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,希望能得到她的庇佑,为什么菩萨手上也挂着一串念珠,她是念谁的名号?”
佛印禅师说:“也是念观世音菩萨啊。”
苏轼一脸疑惑,佛印笑着说道:“因为她比世人清楚,求人不如求己,靠人不如靠自己。”
六、一切都没有什么大不了
哪怕科研一时做得不理想,也不要影响我们堂堂正正地去做一个人,去好好地生活。一切没有什么大不了。我所在的课题组因为研究方向和发展规划的种种问题,学生在发表论文方面比较痛苦。多年来,有不少同学出现了心态失衡:有同学直接摆烂,在宿舍昼夜读小说,熬出跟熊猫一样的黑眼圈;有同学不回导师微信,要靠师兄弟去到处找人;有同学因为实验没进展或者担心导师批评,一到组会就装病。这些其实都是一种逃避的心理。
我的脸皮比较厚,这么多年组会每次都一定在场,经常在师兄弟面前被“公开处刑”。不过,无论导师是批评我也好,催活也好,我通通“照单全收”。比如,我科研习惯不好,小导师批评我“做实验总是脏乱差”,我就报以尴尬的微笑;我发散性思维比较强,做事虎头蛇尾,小导师说“东西老是做一半就丢”,我就嘿嘿,嘿嘿嘿;见我反省不深刻,进步不明显,导师也无可奈何,“算了,你是老油条了”,我就收敛一下笑容(其实导师的很多意见很中肯,我有针对性的在调整,不过这些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。能自信自己有长处,也要能正面自己的缺点)。
其实没必要因为一时的科研不顺利,就全面否定自己,或去逃避生活,或去夸大或者隐藏事实。真的勇士,可以直面惨淡的人生。将来我们还会遇见很多困难,也遇见很多机会,见很多人,做很多课题。只有更客观,客观才会给你更现实的汇报;只有直面困难,我们才不会被收缩在自己虚构的世界里。
另一方面,也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。
博士期间,我帮老师承担科研项目。课题临近验收,但试验结果不理想。我们课题组人手较少,通常是一两个人通宵达旦地干活,在荒郊野外调试设备,饿了就吃点加热速食对付一下,困了就在行军床上睡一睡。试验进展依然不顺利,跟导师汇报之后,他来跟我们一起调试设备,分析问题,想办法解决。见我们状态很疲惫,他就说,“算了,收拾收拾吧,回去好好休息调整几天,先把问题解决,也不用太着急。”这可算是试验失败了,我一直是承担课题研究的主要负责人,做了这么大动作,协调了人力、场地、设备和各方面资源,最后却没有一个理想的结果。感到很崩溃。见我面露难色,沮丧的样子,导师说:一份工作而已,别想太多,然后拍了拍我的肩膀,开车走了。
我心头的不安疏解了不少,有时我把自己肩上的责任看得太重了。后来仔细想想,失败是科研的常态,没了我工作也一样能够推进。不如释放压力,轻装上阵,任何事都没什么大不了的。那晚,抬头看到月色很好,连续奋战了十来天,一次得闲都没有。与这阴晴圆缺、周期变化的月相比,人生在世也不过一瞬尔罢了。
心态崩了,就收拾收拾重新出发。哪有人生是一帆风顺的。
唾手可得的成果,即使拿在手里了,不也没什么味道吗~
加油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