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飞科研指南
管理
阅读
写作
AI助手
账户
引文格式
科研指南
  • Pad使用
  • 学术消息
官网
反馈
  • 语言
  • Languages
管理
阅读
写作
AI助手
账户
引文格式
科研指南
  • Pad使用
  • 学术消息
官网
反馈
  • 语言
  • Languages
  • 科研指南

    • 目录
    • Chapter 1: 学术研究中的基本概念
      • 论文类型
      • 什么是 DOI
      • 影响因子 IF
      • SCI 与核心期刊
      • JCR 分区与中科院分区
      • H-index 和学术大牛
    • Chapter 2: 学术诚信与出版伦理
      • 预警期刊与掠夺性期刊
      • 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
      • 会议论文可以再投期刊吗?
    • Chapter 3: 导师选择与团队建设
      • 通过论文选导师
      • 团队共享文献
      • 科研团队的瓶颈——导师
      • 你会主动找导师汇报科研进展吗
    • Chapter 4: 文献检索与管理
      • 新手使用知网须知
      • 找到英文文献
      • 免费获取文献 PDF
      • 解锁上锁的 PDF
      • 筛选出适合精读的文献
      • 用标签管理文献和笔记
    • Chapter 5: 文献阅读与笔记技巧
      • 如何高效地泛读?
      • 刚开始看文献如何做笔记?
      • 如何 Paraphrase?
      • 总结和分享重要的文献
      • 怎么判断自己会不会分享文献?
      • 不推荐在文献上手写笔记的原因
    • Chapter 6: 科研数据收集
      • 定性研究 vs. 定量研究
      • 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
      • 保证阅读和引用的文章的可信度
    • Chapter 7:研究问题的探索与选题
      • 寻找自己的研究问题
      • 论文选题标准
    • Chapter 8: 论文结构与写作技巧
      • 论文写作步骤
      • 如何写出一篇好的论文?
      • 如何写开题报告?
      • 如何起论文标题?
      • 如何写论文摘要?
      • 如何写论文引言?
      • 如何写文献综述?
      • 有效校对写好的文章
    • Chapter 9:参考文献指南汇总
      • 设置参考文献格式
      • APA介绍和易错点
      • 作者姓氏前的缩写: APA消歧
      • 确保附加材料的引文序号和正文一致
      • 如何在英文稿件中引用中文文献
    • Chapter 10:学术成果的展示
      • 读研期间就是要学会讲故事
      • 如何设计和汇报一张好的学术海报?
      • 如何准备论文答辩?
      • 论文投稿全流程
    • Chapter 11:科研心理健康指南
      • 如何调节科研心态?
      • 平衡科研与生活
      • 完成比完美更加重要
      • 科研里最忌讳哪些事情?
      • 读研期间如何保持精力旺盛?

刚刚进组,怎么判断自己会不会分享文献?

知乎上有人提问:

刚加入课题组,导师一般会让读文献、总结文献,对于科研零基础小白,该怎样做好这一步?

刚加入课题组,导师都会让去读文献,做归纳总结。这确实是基础的一步,但该读哪些文献,怎样去读,归纳到什么程度,小白并不清楚。导师往往以为这是基础工作,不做引导,让小白一筹莫展。

的确,这在学术圈确实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——老师以为学生都会,学生指望老师带领。

这种信息差让很多团队的管理依然停留在本能的阶段:老师不催,学生不做,学生不做,老师猛催,催了发现,学生不会。

针对这个问题,我们先来讨论一下一个好的导师的标准。

先来看看哪些导师是不太友好的:

  1. 无所谓,不关心。当你是小透明,甚至两个学期后,还还叫不出来你的名字,当你是空气;

  2. 喜欢看到你在实验室里耗着,喜欢要结果,至于怎么得到结果,不好意思,他不知道;

  3. 疯狂打压,这也不对,那也不对,但怎么做才对,不说,自己悟。

我个人最欣赏的导师是让新手快速入门上手,适当激励,给研究生一种喜欢科研的感觉。相信自己确实能毕业,而不是整天恐吓。

实际生活中,这种导师其实也只是少数,好的导师或者正常的导师,大家一般都不会专门在媒体上锣鼓喧天地夸,但是如果遇到了一言难尽的老板,微信群里就会多了一个吐槽对象。


回到题主的问题,那总结文献要读到什么阶段,一篇文献要读到什么程度呢?

一个简单的原则是,你能明确地说出来,你读完文献后有什么收获。

其次,你还要自己能表达出来这种收获。不管是正向肯定的,或者是反向批判的,你能用文字或者口头表达出来,都是收获。

黑猫白猫,能抓老鼠就是好猫。

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,不同的能力水平下,总结的结果是不一样的,这需要和你导师沟通后才能逐步提高。

但如果你确信你能表达出来,能说服自己,那就是你能总结的天花板。


你可以使用研飞 ivySCI 来帮助你阅读和总结文献。研飞提供的 AI 速读功能可以快速分析文章,提取文章结构,并回答你的提问。这样,当你有疑惑,或者对自己总结的观点不够自信时,可以通过向 AI 询问来验证自己的想法。

summarize+mentor-1

新手需要更多的入门指导,逐步提高。在研飞 AI 的帮助下,您可以更深入地阅读文章。借助 AI 总结的内容,也可以为你提供很多参考,帮助你更好地组织语言。在你完成总结报告后,也可以使用研飞 AI 为你提供润色服务。

summarize+mentor-2


Download Page

Prev
总结和分享重要的文献
Next
不推荐在文献上手写笔记的原因